400-8300-246

某央企信创五年蓝图规划

基于八年的信创产业经验和大规模的行业云运营经验,为客户实施了以应用分级分类为抓手,多层次能力建设规划为支撑的顾问规划工作,并与国家信创权威部门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最终形成了客户的《IT信息化自主可控替代规划(2021-2025)》报告。

某央企信创五年蓝图规划

  1. 行业 通用
  2. 产品 BingoCloudOS,BingoInsight,BingoFuse,BingoLink,BingoCMP

背景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国有企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本案客户是某央企集团(以下简称本案客户),所在的交通行业数字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下,各种突破性、颠覆性技术不停地集中涌现、交叉融合和迭代升级,驱动着行业变革与公司发展。


本案客户的服务器和终端CPU大都是X86技术架构,操作系统以国外Linux发行版本和Windows为主,基础软硬件平台对国外产品和技术依赖严重,且行业专属的如运行领域、维修领域、营销服务领域等关键核心系统短期内无法完成自主可控替代,对客户的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自主可控工作力度,进行基础软硬件设施国产化替代和系统应用迁移适配,从而解决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风险。


需求挑战


无前车之鉴:本客户同时面临内部信息化系统3多问题(建设多年、多种技术、厂商众多)和信创技术的62N问题(6种品牌芯片、桌面和服务器2类OS、N个中数据库和中间件)在进行实际技术替代选择时没有现成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造成相关工作和预算设立无凭无据,最终可能由于偏差造成资金浪费甚至替代失败。


无从下手:本客户业务应用涉及运行领域、货运领域、维修领域、营销服务领域在内的数百套IT系统,这些系统业务属性强并且互有关联,在替代过程中无法简单一刀切的下手选择,贸然进行替代,出现问题后可能对工作造成影响,风险不可控。


无人背书:信创技术还在不停迭代发展,目前并未定型,当前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是否合规且方向正确,长效的工作机制如何保障,缺乏可靠的多方成熟经验背书的情况下将难以为继,可能面临考虑不足替代失败等风险。

 

应对与效果


基于品高八年的信创产业经验和大规模的行业云运营经验,为本客户实施了以应用分级分类为抓手,多层次能力建设规划为支撑的顾问规划工作,并与国家信创权威部门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最终形成了本客户的《IT信息化自主可控替代规划(2021-2025)》报告。

 

整个规划工作的过程包括如下5个主要阶段:


  • 成立信创专班,进行扫盲培训:为确保信创替代工作目标系统平稳运行,建立内部领导牵头的信创实施虚拟组织。并设计、开展针对面向应用开发、项目管理、运维等人员的信创技术扫盲培训,为后续工作奠定理论指导支撑。

  • 应用系统调研摸底,进行分类分级:针对当前所有数百套应用系统展开摸底调查,依据标准调研表获取应用类型、应用名称、终端装机量、应用重要级别、技术路线、应用占用资源情况等信息。并针对现有系统进行分类、分级工作,为后续技术选型、年度替代资源预估等工作提供支撑。

  • 典型技术适配云测试,确定偏离范围:通过搭建小规模的一云多芯信创云集群和信创终端组成的实验室,针对现有应用系统中,占比超过60%以上的典型的技术路线进行信创测评,输出形成第三方承认的测试报告。并针对短期内无法替代的技术路线形成可评审的偏离报告,为信创替代争取时间。

  • 5年应用替代计划,明确资金投入:基于前期摸底成果、测评报告以及技术偏离报告,形成针对现有应用的5年替代目标以及分解计划,其中包含信创基础设施硬件费用、信创基础OS等软件费用、信创云平台软件费用、信创终端系统费用以及应用改造替代成本费用等年度预算。

  • 替代工作持续增效运营:一方面基于制定的5年工作计划逐步有序的进行替代工作;并与客户配合在专属场地,建立由客户、厂商和第三方评测机构组成的面向客户内部应用的适配中心,为各部门逐渐引入的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并将各部门信创技术迁移的最佳实践在部门间推广等工作。


1681306742214666.jpg

5年信创规划架构图


客户收益


  • 在信创工作推进方面,通过形成共识的5年信创实施顶层规划,为企业逐步推进信创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在信创推进风险控制层面,基于5年信创报告中明确的资金和项目周期的明确规划以及选型思路与方法,以及各阶段成果都有权威测评机构和专家的背书,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失败风险。

  • 在可持续性层面,不仅输出报告成果,还通过规划的行业适配中心建设作为后与客户续持续服务合作的基础,并为下一步持续的开展人才输出和将适配成果推广至行业内其他企业做好了准备。

上一篇:某市政务系统信创升级迁移

下一篇:越秀集团移动化沟通应用统一平台